據了解,長春理工大學在人工智能領域有著長期的積累,擁有良好的學科專業基礎、突出的科研特色優勢、高水平的人才隊伍。該校的主干學科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與人工智能的理論研究范疇和重點科研方向契合;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信息對抗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等特色品牌專業對構建人工智能領域育人機制是有力的支撐。該校擁有大數據科學與工程、腦科學與類腦智能、機器視覺與機器人、特種電影技術及裝備、醫學影像計算、光電精密測量與數字化裝配、農業物聯網等開展人工智能研究的高層次科研平臺,承擔了一批相關重大科研項目,部分科研成果在智能制造、智能農業、智能教育、智能醫療、智能交通等方面已成功應用轉化,為吉林省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持。該校以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千人計劃特聘專家、“973”首席科學家、國家“百千萬人才”、教育部“新世紀人才”等為代表的高層次人才隊伍不僅長期從事與人工智能相關的研究,還參與了包括國家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工信部3D顯示技術、“智慧吉林”吉林省重大科技專項指南等人工智能領域的頂層設計。在軍民融合背景下,該校的國防辦學特色對于促進國防領域人工智能科技成果向民用領域轉化應用,建設軍民共享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基地,具有先發優勢。
據學校有關負責人介紹,人工智能學院將以培養人工智能領域亟需的創新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構建政產學研合作協同育人體系,不斷完善人工智能與光電技術、精密制造、計算機、信息通信、量子、納米技術等相關學科交叉融合的學科體系建設。人工智能研究院將重點開展認知與推理、機器學習、自然語言理解、計算機視覺、機器人學、博弈與倫理等方向的科學研究,積極推進人工智能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搭建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學校將秉持“突出光電特色和軍民融合特色,構建人工智能領域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技術創新體系、科技成果轉化體系,聚焦智能制造、智能農業、智能教育、智能醫療、智能城市、智能國防領域”的總體發展思路,在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為人工智能學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的發展提供切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