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注冊

提升系統化支撐能力 推動工業轉型升級

2017年隨著科技體制改革的深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進一步深入落實,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將逐步形成,創新創業作為應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的有效手段,工業技術創新將成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打造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引擎。

一、對2017年形勢的基本判斷

(一)全國形成創新驅動發展合力,技術創新將進一步引領制造業發展

2016年是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的重要一年。這一年,《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發布,確定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頂層設計;國務院出臺了《“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明確了未來5年國家科技創新發展的戰略目標和重點任務;5月召開“科技三會”(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提出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總體要求。同時,工信部發布了《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了“十三五”時期我國產業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的目標和重點領域的任務。

隨著科技體制改革的深化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落實,2017年,我國工業技術創新體系、創新環境、創新生態將不斷優化,創新將成為國家命運所系和世界大勢所趨、將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2017年將積極落實《“中國制造2025”城市試點示范工作方案》《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和《關于完善制造業創新體系,推進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探索不同類型區域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模式和路徑,推進國家和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

(二)我國工業技術創新要素總量將持續增加,企業技術創新的基礎將更加堅實

2017年,我國工業在資金、人才和研發機構等創新要素的總量將持續增加,我國工業技術創新水平將穩步提升。

第一,技術創新經費投入將持續增加。“十二五”期間,我國研發投入總量從2011年的8687億元快速增長至2015年的14169.9億元。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情況下,研發投入增速放緩,但增長率仍保持在9%左右。研發投入強度(即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也從2011年的1.78%穩步提高到2015年的2.07%。為了達到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中設定的目標(到2020年,全社會研究開發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十三五”期間我國R&D經費投入總量仍將大幅增長,預計2017年我國R&D經費投入總量將突破16000億元。

第二,工業企業投資建設研發機構的數量和比例將快速增長。2004-2015年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建立的研發機構數量大幅增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研發活動的企業比例由2004年的6.2%提高到了2015年的19.2%。隨著企業科技創新對研發機構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企業日益重視技術創新,加快組建企業內的研發機構。預計2017年,我國技術創新要素總量將持續增加,企業技術創新的基礎會更加堅實,技術創新主體的地位將進一步鞏固。

(三)我國工業技術創新能力將持續提升,創新成果將不斷涌現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美國康奈爾大學和英士國際商學院共同發布的《2016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首次躋身全球創新指數25強。2015年12月,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國家創新指數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創新指數為158.2(以2005年為100),比上年增長3.7%。預計到2017年將達到170。

在發明專利方面,我國發明專利的授權數量呈逐年遞增態勢,預計2017年仍將繼續增長。2016年1-9月,我國發明專利授權數量前十位的地區的授權數量之和占全國總量的75.4%,且與2015年前十位的地區相同,主要為我國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預計2017年,前十位仍主要為這些地區并將產出全國近80%的專利。

從以上趨勢看,2017年,我國創新指數將持續上升,工業技術創新環境將持續優化,創新能力將持續提升,創新成果將不斷涌現,創新成效也將顯著增強,技術創新支撐經濟發展和工業轉型升級的作用更加突出。

二、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

(一)科技創新對制造業發展的支撐能力有待加強

長期以來,我國制造業創新體系中存在著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發揮不夠,科技與經濟結合不緊密,產業協同創新不足,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等問題。有關統計顯示,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不足10%,真正實現產業化的不到5%,與發達國家高達40%-50%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差距很大。此外,我國產業共性技術的供給不足,在我國大院大所改革后,部分原來承擔行業共性技術研究的科研院所被推向了市場,更多的資金、人力和管理從共性技術領域被抽離出來,投入到應用技術和商業化領域,技術到產業之間的創新鏈出現了斷層,基礎材料、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薄弱成為嚴重制約我國產業發展的瓶頸。

(二)以制造業行業為主的創新載體建設亟待加快

當前我國創新載體分散、重復建設,資金、設備等創新資源配置的重復浪費現象嚴重。現有創新載體無法發揮整合資源、協同創新的樞紐作用,創新過程中的“孤島現象”十分普遍。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陸續建成各類創新載體,如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等,但這些創新載體對產業創新發展的支撐作用有限,各類載體處在“技術產生—擴散—首次商業化—產業化”鏈條上的不同位置,難以形成創新合力,導致一些重點領域遲遲無法實現整體突破發展。

(三)工業品牌發展與國民經濟發展嚴重不匹配

近年來,我國工業總量一直位居全球首位,500多種工業產品中有220多種產量居世界第一。但我國制造業大而不強,面對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企業質量品牌問題仍較為突出。2015年,全球最大的品牌咨詢機構Interbrand發布的第16屆最佳全球品牌排行榜中,中國僅有華為、聯想兩家企業榜上有名。此外,在2016年BrandZ發布的《全球最具價值品牌百強榜》中,中國有15個品牌上榜,比去年多一個,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甚遠,這與中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地位反差巨大。品牌是制造業供給層次的直接體現,面對這一緊迫局面,中國工業急需快速構建以質量品牌為核心的競爭新優勢,發揮質量品牌的引領作用以推動供需結構改革升級,提升國家經濟的整體競爭實力。

三、對策建議

(一)加快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系統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當前我國工業技術創新處于關鍵窗口期,必須加快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建設和完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一是圍繞《中國制造2025》十大重點領域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大需求,加強原始創新,組織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和工程,壯大創新主體,優化區域創新布局和深化軍民融合,加快建設企業為主體、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全面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二是通過加大落實《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和《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建設科技成果中試與產業化載體,加強市場化服務,探索多元化資金投入模式,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人才隊伍,深入開展產學研協同,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二)聚焦重點領域和方向,加快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組建和運行模式探索

制造業創新中心工程是《中國制造2025》中的五大工程之一,組建制造業創新中心是落實制造強國戰略的重要實踐。目前,我國建成了國家動力電池創新中心,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也已批復。賽迪智庫建議,一是圍繞《<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進一步聚焦機器人、石墨烯、光通信等重點領域,繼續推進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二是跟蹤動力電池、增材制造兩家創新中心的建設和運行情況,探索新機制、新模式和多樣化的資金投入方式,分析總結有益經驗,為建設新的創新中心提供參考;三是繼續在北京、江蘇、湖北、廣東等多個省市推動建設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按照“一案一例一策”方式,探索創新中心建設的共性規律和特性做法,加強經驗推廣。

(三)多管齊下,營造新業態新模式下創新發展的良好知識產權環境

加強互聯網經濟新業態新領域創新成果的保護。推動知識產權(信息)服務類產業技術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鼓勵以知識產權為紐帶的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為科技創新成果向科技型中小企業、初創企業擴散為提供專業、高效、便捷的知識產權服務。新業態新領域企業應主動提高組合運用知識產權意識和能力,強化知識產權積累和儲備,搶占產業競爭戰略高地。

(四)加快推進工業“三品”戰略,發揮品牌引領作用

2017年,我國應繼續加大推進質量品牌建設力度,促進工業提質增效升級。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化解“三期疊加”風險、破解產能過剩難題;以供給結構升級工程為抓手,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為主要內容,打造中國品牌價值。


來源:低碳工業網 閱讀量:11005 |   收藏
推薦閱讀
欧美成a人免费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二三区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三区| 欧美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毛片免费看| 欧美国产伦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第一香蕉| 棉袜足j吐奶视频|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视频观看| 二级毛片免费观看全程| 日本免费人成在线网站| 久久久久成人片免费观看蜜芽| 成人私人影院在线版|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高潮| 热99精品只有里视频最新| 伊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啦啦啦在线观看视频直播免费| 男女交性高清全过程无遮挡| 免费观看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免费观看欧美一级牲片一|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大全|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久夜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极度虐乳扎钉子bdsm| 久久综合色天天久久综合图片|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鸭窝 | 巨大挺进她的花茎|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麻豆| 性感美女一级毛片| www.onlyfans.com| 国产精品毛片va一区二区三区| bbbbwwbbbb搡bbbb| 国产精品国产欧美综合一区 | 最近日本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久久综合久综合久久鬼色| 成人免费看片又大又黄| www.狠狠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