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注冊

【行業觀察】 工業綠色化:產業升級的重要切入口

“綠色”讓你想到的,不是參天大樹或山澗溪水,首先可能是少點兒霧霾。但是,“綠色”不僅應成為一種深入人心的生活方式,更應該成為一種生產方式。

《中國制造2025》中“綠色發展”成為基本方針之一,并明確指出要加快制造業綠色改造升級,努力構建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殷瑞鈺表示,綠色制造是提高我國“硬”實力的強大杠桿,工程科學技術則是工業綠色化發展的驅動力。如果工業結構不合理、重化工產品總量增加過快,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工業科技進步所帶來的節能減排效果。

他打了個比方:“我國的綠色工業發展就像已經從高中畢業,面臨升級上大學的壓力,要解決的問題更復雜。”因此,必須結合科技支撐、產業結構調整和政策引導來綜合布局,方能實現一場“綠色革命”,而工業綠色化是產業升級的重要切入口。

拐點在即

近十年來,我國工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粗放式快速發展給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也觸目驚心。霧霾圍城,水源和土壤被污染……生態環境的惡化嚴重影響了大眾健康。

以鋼鐵行業為例,殷瑞鈺表示,2000~2012年,噸鋼能源消耗下降27.07%,而噸鋼煙粉塵排放量降低了88.63%,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了78.34%。但是,他著重說明:“粗鋼總量增加了4.69倍。單位產品能耗和排放量的降低,抵不過因為產量上升而增加的排放量。”

“即使我們總產量第一,也沒有鐵礦石定價權,隨著鋼價持續下滑,增產反而不賺錢,產業必須實現轉型升級。”殷瑞鈺強調。

作為我國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的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紙等六大行業,2012年能耗占工業總能耗的64.5%,其污染物排放總量在工業污染排放總量中同樣占較高比例。因此,這六大行業應成為我國工業節能減排的主力軍,以及未來綠色發展最重要的領域。

這些數據來自由殷瑞鈺擔任組長的“工業綠色發展工程科技戰略及對策”項目。

另外,有色、石化、化工三大行業的相應峰值大約出現在2025~2030年。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峰值有望比能源消耗總量峰值提前出現。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在論壇上指出,今年3月24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上,已將“綠色化”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并列,成為新“五化”之一。

挑戰嚴峻

政府部門對工業污染、綠色發展也愈發重視,但項目組在廣泛調研中發現了一個問題——綠色化發展能否逐漸成為各行業、企業的自覺行為?

“有的地方國內生產總值(GDP)‘掛帥’的勁兒仍很大。”殷瑞鈺感到很無奈,對于環保規定,很多企業總在“對付”,相關數據往往不齊全,有些企業甚至“完全沒進入角色”。而企業也常常會對調研人員大吐“苦水”:環保標準過于嚴格、要保證地方就業率等。

對于一些環保標準,負責領隊研究造紙工業綠色發展路線圖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克復指出,我國對制漿廠的化學需氧量(COD)排放標準確實在世界上已居于最嚴格水平,很多國外同行都感到吃驚。并且,很多地方標準比國家標準還要嚴格。

“COD排放問題一直影響我國廢水達標排放的處理成本,也是影響我國造紙工業綠色發展的重大問題。”陳克復說,可吸附有機氯化物(AOX)對環境的危害眾所周知,國外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把AOX逐步列為嚴格限排項目,比我國早了近20年。“指標和標準不同,清潔生產成本就完全不同。這就需要在標準頒布之后,對國內制漿造紙企業的執行情況進行科學調研和取證。”

在國家能源總量控制和環境容量與質量的約束下,項目組認為工業綠色發展仍然面臨著嚴峻挑戰。

科技支撐不足,工業污染進一步治理難度增大,目前適合我國工業綠色發展的工程科技尚不能滿足發展需求。環保執法不公,造成了企業間不平等競爭,“新的環保法和標準更嚴”,殷瑞鈺依然認為,“能否實施到位是關鍵”。

工業裝備運行效率低、效果差。重化工業大量初級產品的出口,大大加重了國內資源、能源和環境的負擔;在體制方面也存在障礙,現有考核機制、制度體系、激勵機制等尚不能適應綠色化轉型的發展。

故而,“在創新工程科技的同時,要實現工業綠色發展必須調整產業結構,控制重化工業(流程制造業)的產出總量,調整體制機制”。殷瑞鈺指出。

如何到達綠色彼岸

狹義的工業綠色發展包括了綠色生產制造過程、產品綠色化、節能減排、清潔生產、企業綠色化等。具體到行業、企業如何實現自身的綠色化發展?

以鋼鐵業為例,綠色化發展思路已逐漸清晰,殷瑞鈺指出,產業需調整產品結構、管理結構、裝備結構、資本擁有率等。寶山鋼鐵、京唐鋼鐵等業界佼佼者均在頂層設計上走在前面,實現了高生產效率和能源轉化效率、清潔與低碳生產,并推進了循環經濟,正在實現3個功能:優質產品制造功能、能源高效轉換功能、廢棄物處理—消納及再資源化功能。

其實,水泥廠、玻璃廠、造紙廠等流程制造業都在這樣做。

與此同時,工信部此前提出了工業綠色發展與工程科技創新的五大引領性重大工程,包括:節能環保系統集成優化工程,綠色工藝改造及產品創新工程,綠色產業生態鏈接工程,信息化、智能化提升改造工程和工業裝備優化提升工程。

殷瑞鈺特別提到,應打造工業生態鏈:在工業系統中,物質流和能量流沿不同節點組成的流程網絡,逐級流動,原料、能源、廢物和各種環節要素之間和不同類型企業之間形成立體環流結構,資源和能源在其中反復循環利用,即在經濟、環保合理的條件下獲得最大限度的利用。


來源:低碳工業網 閱讀量:10064 |   收藏
推薦閱讀
亚洲男女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不卡|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语自制 | 熟妇激情内射com| 内射老妇BBWX0C0CK| 特黄特色大片免费播放| 人成免费在线视频| 欧美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zoozzooz性欧美|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本子库里番acg全彩无遮挡|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日本按摩高潮a级中文片| 久久午夜国产电影|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中文在线免费观看| 天天影院良辰美景好时光电视剧| free性熟女妓女tube|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噜噜| 4444在线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av| 葫芦里不卖药葫芦娃app| 国产一级一级片| 福利电影一区二区| 伊人五月天综合| 欧美又大粗又爽又黄大片视频|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免费xxx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学校触犯×ofthedead| lisaannvideos办公室| 国产精品怡红院在线观看| 风流老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俺去了| 福利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杨幂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成人午夜国产内射主播| www.好吊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