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綠色制造 > 展示大廳
-
綠色園區
30個 -
綠色工廠
247個 -
綠色產品
4個 -
供應鏈
15個
-
寧夏清潔發展機制環保服務中心2025年春季招聘啟事
寧夏清潔發展機制環保服務中心,成立于2003年。作為國內領先的碳中和服務商,始終以“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為使命,為客戶提供綠色低碳發展的策略與規劃、方案與路徑,幫助客戶應對氣候變化風險,實現綠色低碳和經濟增長協調發展,助力達到“雙碳”目標。二十多年來,中心打造了一支實力較強、朝氣蓬勃的年輕團隊,以科技創新、誠信服務,完成了20多個省、上千家企業的應對氣候變化與碳中和管理、綠色發展、生態價值實現等相關業務。獲得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低碳減排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國家制造業雙創示范平臺”、“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國家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評價中心”、“寧夏互聯網+綠色制造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寧夏自治區創新型企業”、“寧夏自治區低碳減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寧夏自治區低碳技術研究與碳資產開發科技創新團隊”、“寧夏自治區自主創新標桿企業”等資質和榮譽。 -
乳制品綠色制造系統集成項目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乳品行業龍頭企業之一,總部坐落在內蒙古呼和浩特金川開發區,下設四大事業部,所屬企業三十多個,是國家520家重點工業企業和國家八部委首批確定的全國151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之一。 2003年前三季度,伊利集團公司資產總額達到41.07億元,比2002年末增長41.68%;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8.54億元,同比增長54.46%,居國內同行業第一;完成利潤總額2.56億元,同比增長61.23%;實現凈利潤1.65億元,同比增長45.56%;實現稅金3.75億元,實現每股收益0.42元。 到2003年,伊利集團連續兩次入圍“中國企業500強”,并連續五次入選“中證?亞商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上市公司50強”,連續兩次進入前十名。2003年榮登2002年度中國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百強榜首。 2002年,伊利牌純牛奶在乳品行業獨家獲得《質量安全國家標準合格產品》證書。同年,伊利集團所屬的液態奶事業部首先通過了國際食品行業中通行的HACCP管理體系認證,成為國內乳品行業第一家實現食品安全有效監控的企業。2003年初,伊利集團所屬冷飲事業部、奶粉事業部、原奶事業部也全部通過第三方審核。為國內食品加工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2003年12月15日,伊利集團獲得了素有“綠色壁壘通行證”之稱的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資格認證證書,此項資格證書的獲得代表著伊利集團已經成功得到進軍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為實現進入世界乳業20強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2年8月,伊利股份作為中國證監會批準的七家增發股票的公司之一,增發了不超過5000萬股A股,成功募集到資金8億元,為伊利擴大生產規模、擴展產品結構,建立起全國性物流配送體系和現代化的營銷體系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
6×33000KVA電石爐技改年產1億Nm3LNG項目
內蒙古港原化工有限公司座落于內蒙古察右后旗,是招商引資的企業。公司始建于2003年6月,同年12月建成投產,于2013年全部遷至察右后旗化工建材園區杭寧達萊產業園。公司注冊資金10.7億元,占地面積850畝,現有員工1000人,以電石、LNG為主導產品。 公司距察右后旗政府所在地白音察干15公里,地處呼包鄂經濟隆起帶和京津唐環渤海經濟圈的結合部,是自治區東進西出的橋頭堡,南開北連的交匯點,有利于接受三大經濟區的輻射帶動;208國道、二廣高速縱貫全旗境內,距公司僅0.5公里,全國距離最長的省際大通道呼滿大通道(呼市——滿洲里)從公司北側通過,全國最長的地方鐵路集(寧)——通(遼)線在察右后旗賁紅站中轉,離我公司僅為3公里。察右后旗境內優越的區位、資源、交通優勢為公司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在發展歷程中,公司始終致力于新技術改造,注重科技進步和創新,強化技術運用能力。2011年4月,將原來的兩座5000KVA內燃式電石爐開工技改為6臺33000KVA全密閉電石爐和以電石爐尾民氣為燃料的3座日產500噸氣燒石灰窯項目。該項目屬電石行業“十二五”重點推廣的節能減排項目,具有設備工藝先進、能耗低、自動化程度高、清潔環保、資源綜合利用等優點。 -
風力發電機組關鍵零部件智能化工廠建設項目(一期工程)
太重集團始建于1950年,是新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重型機器廠,屬國家特大型骨干企業。公司2005年進入中國制造業500強,2006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2008年跨入百億企業行列,自2011年開始,銷售規模始終位于我國重型機械行業首位。 太重集團裝備制造水平先進,自主創新能力卓著,是全國“創新型企業20強”之一,擁有冶煉、鑄造、鍛造、熱處理、焊接、機加工、總裝調試、檢測計量和包裝運輸等配套齊全的裝備研發制造能力;太重技術中心在2015年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評價排名中列第二位,居同行業首位。 在雄厚的技術實力和先進的裝備水平下,太重集團在冶金、礦山、發電、交通、化工、建筑、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領域,尤其是為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提供了兩千余種、近三萬臺(套)裝備產品,獲得國家級發明獎4項、國家級成果獎26項、國家科技進步獎22項,創造了450多項國內外第一,被譽為“國民經濟的開路先鋒”。公司制造的1300噸橋式起重機、520噸鑄造起重機、6400噸液壓復式起重機、20~75立方米礦用挖掘機、1.5~5兆瓦風力發電機、Φ180毫米三輥連軋管機組、225兆牛鋁合金擠壓機、3000千瓦電牽引采煤機,以及神州系列發射塔架、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舞臺設備等產品以一流的品質和卓越的口碑成為太重集團的標志性產品。 近年來,太重集團持續強化創新驅動,提出了“高端化、成套化、智能化、國際化”的轉型發展戰略,不斷向高端裝備制造領域拓展業務。公司首臺海洋石油鉆井平臺已經成功下水,大噸位全地面起重機和履帶起重機已完成了系列化開發,350公里級動車組輪軸實現供貨,具備了軌道交通全譜系車輪、車軸及輪對產品的研發、制造能力,新能源領域已形成1.5-5兆瓦系列化風電整機及增速器產品,并在國內率先完成了5兆瓦大功率海上風機的開發工作,走在了行業的前列。液壓系統、電控系統、傳動系統、鑄鍛件等基礎配套件也實現了向高端化及智能化的延伸。與此同時,太重集團也不斷拓展傳統服務領域的深度和廣度,在提供產品的基礎上積極拓展生產性服務業務,實現了由產品供應商向系統性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轉變。在礦山領域,公司不僅能為客戶提供完整的“三機一架”煤礦綜采成套設備、露天礦半連續開采工藝成套設備,還將服務延伸到了煤焦化以及清潔煤技術在內的煤炭深加工技術裝備的設備總成套與工程總承包領域;在冶金領域,太重集團已經具備了從礦山開采、碼頭運輸到焦化、煉鐵、煉鋼、軋鋼、精整等全過程的配套服務能力;在新能源領域,太重集團依托風電整機、工程機械等產品優勢,為客戶提供包括風場設計與開發、設備制造與安裝、以及工程建設等在內的全方位配套服務。 在國際化戰略推進上,太重集團緊跟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以“中國裝備,裝備世界”為使命,積極推動公司向全球化企業轉變,在海內外主要市場、技術與人才聚集區,均設立了研發、制造與服務基地,產品遠銷五十多個國際和地區。隨著一系列戰略舉措的實施,太重集團已經形成礦山、冶金、新能源、軌道交通、工程機械、海洋工程、高端液壓等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公司已成為一家擁有總資產超400億元、員工13000余人、占地面積440余萬平米,集裝備研發與制造、設備總成套、工程總承包、設備租賃、物資貿易以及物流運輸等為一體的現代化企業集團。 展望未來,太重將繼續秉承“誠信、創新、精益、卓越”的核心價值觀,以創新驅動為引領,以國際化和信息化為主線,重點打造高端制造、工程成套、生產性服務三大增長引擎,實現轉型產品占比50%,核心優勢產品海外業務收入占比50%的目標把太重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裝備制造旗艦企業,為建設制造強國、實現“中國夢”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軌道交通關鍵復雜鑄件綠色制造工藝及裝備項目
晉西車軸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軌道交通裝備為主業的上市公司(股票代碼:600495),控股股東為晉西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實際控制人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被譽為“山西軍工第一股”。公司總部位于中國太原,總資產39億元,占地面積70余萬平米,員工1900余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350人。全資擁有晉西鐵路車輛有限責任公司、包頭北方鐵路產品有限責任公司、晉西裝備制造有限責任公司。公司主要從事鐵路車輛、車軸、輪對、搖枕側架、轉向架等產品的生產銷售及自營進出口業務,并在精密鍛造和非標制造等方面具備較強的技術和裝備實力。目前,已具備鐵路車軸28萬根、鐵路車輛4000輛、鐵路輪對3萬套、搖枕側架7500輛份的年生產能力。其中,車軸產品涵蓋國內外各型鐵路貨車、客車、地鐵、輕軌、機車、動車組等領域,品種最多、譜系最全、產量最大,遠銷全球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擁有風電、船電、核電等特殊軸類技術開發和制造實力;搖枕側架產品憑借一流的實物質量,優質的售后服務成為北美市場重要供應商;擁有敞車、漏斗車、平車、罐車、棚車五大系列14種鐵路車輛的生產制造能力,自主設計研制的鐵路車輛實現了整車出口。公司堅持全面推行全價值鏈體系化精益管理戰略,秉承誠信經營理念,與全球客戶一道竭誠合作,共謀發展! -
年產10000噸特種化學品生產線建設項目
河北華茂偉業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制造2025》綠色制造關鍵技術突破企業,河北省高新技術企業,清華大學重點合作單位。其前身為北京油化精細化工研究所,由一批經驗豐富的化學家及化學工程師(其中包括在北美化工和醫藥界有近十年研發、生產經驗的留學歸國的頂尖級科學家、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河北省百人計劃專家)于2001年所創辦。 河北華茂偉業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滄州臨港開發區,占地400畝,總投資5.8億元。公司從成立之初就在國內率先提出綠色化學制造的概念,并以世界領先的獨創的綠色化學理論,在世界上首次采用綠色環保合成工藝,實現富馬酸喹硫平中間體羥乙基乙氧基哌嗪,聚氨酯催化劑雙嗎啉基二乙基醚、和工業緩蝕劑等多個產品的連續化工業制備。公司十幾年來始終堅持“零污染、零排放”原則,致力于把綠色化學概念應用于高污染的化工和制藥行業。 在2017年公司評選為中國戰略--《中國制造2025》中首個綠色制造關鍵技術突破的化工和醫藥制造企業,這是中國首次進行綠色制造的評選,這也意味著河北華茂偉業科技有限公司已經成為中國化工和醫藥行業的標桿性的綠色化學制造企業。 目前已將業務拓展成四大板塊:工業助劑、醫藥中間體、分子篩催化劑、聚氨酯催化劑。 -
液晶玻璃基板生產綠色關鍵工藝技術改造
石家莊旭新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9月,注冊資本19.06億元,總投資27億元,占地195畝,員工500余人。公司從事液晶玻璃基板的研發與生產,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軟件企業、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作為上市公司東旭光電重要子公司,率先在國內建成了第一條環保無砷玻璃基板生產線。公司采用東旭光電自主研發集成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玻璃基板制造工藝,建有三條液晶玻璃基板生產線,是國家發改委和河北省重點建設項目。廠區內建有國家級工程實驗室、玻璃配方實驗室、產品檢測實驗室、成果展廳等。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欄目多次對旭新光電生產線進行報道。 -
1.05億平方米濕法離子電池隔膜綠色改造項目
滄州明珠鋰電隔膜有限公司我公司具體地址位于滄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長春路北側吉林大道西側,歡迎各位新老客戶來我公司參觀指導工作,,我們主要經營生產、銷售:鋰離子電池隔膜產品;新產品的研發;貨物進出口。(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并以共贏、開創經營理念,以全新的管理模式和周到的服務,用心服務于客戶, -
印刷產業納米噴墨制版綠色集成技術推廣應用項目
承德天成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位于歷史文化名城——河北承德,是河北暢達集團控股企業。公司注冊資金2000萬元,現總資產1.4億元,現有員工150人,專業技術人才40多人。公司是主要從事印刷用高檔PS版、UV-CTP版、熱敏CTP版、免沖洗印刷版、綠色數字印刷新型納米材料印版研發、生產及銷售的科技型企業,擁有較強的自助研發實力,一流的生產設備,完善的質量保障體系,是中國印刷版材行業優秀制造商和銷售商。 2012年,公司投資2.2億元在承德縣創新創業工業園建設天成印刷科技園項目,項目占地面積6.5萬平方米,設計建設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速UV-CTP版及熱敏CTP版生產線四條,以及研發實驗樓等。項目建設期為三年,其中科技園一期熱敏CTP版生產線已于2014年建成投產,能生產規格在1320mm以下,厚度0.15-0.40mm之間任何高印刷品質熱敏CTP版、UV-CTP版和PS版,目前各種印刷版材年生產能力已達1000萬平方米。項目完成后可年生產高端印刷版材2500萬平方米,銷售收入達五億元。 天成公司始終堅持科技創新、誠信經營的治企理念,注重行業前沿發展,不斷完善贏利模式。公司通過并嚴格按照ISO9001:2008體系進行質量管理,其中UV-CTP版各項指標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位居行業前列,并完全能夠滿足國際高端印刷版材市場需求,在國內外市場具有較高的占有率。陽圖熱敏CTP版投放市場以來,暢銷國內外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贏得了客戶的一致好評,市場占有率不斷攀升,產品系列不斷豐富。公司從2004年開始涉足自主出口外銷業務,累計創匯2000萬美元,產品遠銷越南、巴基斯坦、韓國、巴西、埃及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公司秉承走出去,請進來的外銷策略,先后參加了德國德魯巴展覽會,印尼展會,俄羅斯印刷展和國內北京(廣州)國際印刷包裝展覽會,為公司全面走向國際市場提供了機會。同時邀請德國、烏克蘭、委內瑞拉、印度、俄羅斯、韓國等多個國家的客商來廠實地考察洽談。優質的產品質量,周到的售后服務,贏得了國外朋友的一致認可。公司2010年榮獲河北省“著名商標企業”,連續三年獲得“承德市消費者信得過單位”,2013年被中國民營經濟委員會評為“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企業”,“天成牌”系列產品連續數年獲得河北省中小企業局頒發的“質量信得過產品”證書。 2014年8月公司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獲批掛牌,成為承德市首家新三板掛牌企業。公司證券簡稱:天成股份,證券代碼:831048。 新三板掛牌是天成科技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標志著承德天成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始向公眾化運營轉型。通過掛牌必將進一步推動企業實現股權明晰化,管理運營規范化,對提升企業品牌價值,吸引凝聚優秀人才,拓寬融資渠道,具有積極深遠的戰略意義。公司將繼續秉承“科技創新產品、服務編織未來、誠信鑄就品牌”的發展理念,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有利條件和廣闊的發展空間,不斷做強、做優!憑借資本、科技、管理、人才優勢續寫新篇章,創造新輝煌!為中國印刷版材行業和地方經濟發展做出新貢獻! -
新型智能綠色裝備制造產業示范基地建設項目
公司現有注冊資本7500萬元,占地3萬余平方米,擁有員工300余人,其中技術人員占30%,2009年度實現銷售收入2.58億元人民幣。公司于2001年即通過了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自2004年起連續四年被評為天津市先進技術型企業,2004年至2008年連續三次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2006年公司的“有恒”商標被天津市認定為著名商標;公司被中國包裝聯合會評定為“中國包裝龍頭企業”,公司研發中心被天津市認定為“企業技術中心”,2007年公司的MK全自動系列模燙機被天津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評為“天津市名牌產品”。2008年至今公司有19種產品獲得CE認證;2009年被確定為天津市專利試點企業;公司共有8項產品獲天津市首批自主創新產品的認定;一項產品獲天津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產品獲天津市科技創新優秀項目一等獎;獲評天津市科技創新先進企業;2010年1月15日公司有恒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
中芯北方綠色制造技術升級項目
中芯北方集成電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芯北方”)——成立于2013年7月,是中芯國際與北京市政府共同投資設立的12英寸先進制程集成電路制造廠。中芯國際作為中芯北方的控股股東和技術提供來源,全權負責中芯北方的生產和運營。企業經營范圍包括:半導體(硅片及各類化合物半導體)集成芯片的制造,與集成電路有關的開發、設計服務、技術服務、光掩膜制造、銷售自產產品等。 中芯北方具備兩座月產3.5萬片的300mm晶圓廠。第一座晶圓廠主要生產40納米和28納米Polysion工藝產品;第二座晶圓廠具備28納米HKMG工藝及更高技術水平(廠房在建中)。完全達產后,中芯北方將與中芯國際北京廠一起成為國內集成電路制造的重要生產基地。 中芯北方目前已擁有國內外客戶30余家,產品涵蓋通用邏輯電路、低功耗邏輯電路、混合電路和射頻等領域;產品分別應用到移動電話、無線連接、數字家庭、汽車電子、微處理器、智能卡、閃存等等。其中使用28nm多晶硅柵極工藝與高通合作生產的驍龍處理器,是國內代工廠率先實現量產的28納米系統級芯片。 -
互聯網制造模式下智能電子電器產品綠色設計平臺
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專注于高端智能手機自主研發的移動互聯網公司。 小米手機、MIUI、米聊是小米公司旗下三大核心業務。“為發燒而生”是小米的產品理念。小米公司首創了用互聯網模式開發手機操作系統、60萬發燒友參與開發改進的模式。 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專注于高端智能手機、互聯網電視自主研發的創新型科技企業。主要由前谷歌、微軟、摩托、金山等知名公司的頂尖人才組建。 小米手機、MIUI、米聊、小米網、小米盒子、小米電視和小米路由器是小米公司旗下七大核心業務。“為發燒而生”是小米的產品理念。小米公司首創了用互聯網模式開發手機操作系統的模式,將小米手機打造成全球首個互聯網手機品牌。并通過互聯網開發、營銷和銷售小米的產品。 小米公司在機頂盒、互聯網電視和路由器等領域也顛覆了傳統市場。同時,小米公司也在積極打造小米生態鏈體系,力爭全行業、全產業鏈都能達到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