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5日,京津冀節能技術改造與服務供需對接會在北京漁陽飯店召開。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公共機構節能管理司副處長李道正發表致辭并介紹了公共機構節能相關政策。
以下是發言原文:
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公共機構節能管理司李道正副處長: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女士們、先生們,非常榮幸參加此次京津冀節能技術改造與服務供需對接會。我代表節能司對會議的順利召開表示祝賀,對過去幾年來國家發改委,國家節能中心和各級節能主管部門對公共機構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謝。
在這里,我先介紹一下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的一些基本情況。據統計,全國公共機構共有173.35萬家,其中黨政機關44.91萬家,事業單位98.63萬家,團體組織29.81萬家,建筑總面積86.25億平方米,這些單位在社會管理、公共服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方面也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近年來各級公共機構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在各級節能主管部門、公共機構節能主管部門的帶動下,節能管理制度不斷完善,監督考核不斷加強,能源利用效率不斷提升,干部職工綠色節能行為不斷增強,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影響和節能成效。在新技術、新產品推廣方面,我們主要開展了一是大力推廣節能環保新技術、新產品,每兩年組織編制公共機構節能綠色產品推廣目錄,為各級公共機構提供借鑒;二是借助信息化建立網上展廳;三是開展試點示范,在中央機關和各級公共機構開展綠色照明、綠色數據中心的試點建設,及時組織、發布相關的先進適用技術,編制相關的技術目錄和標準,開展專題培訓;四是每年組織2-3次節能技術交流會,為各級機構提供交流基礎。
在引入市場機制方面,雖然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困難。一是公共機構財政依賴性強,對財政資金的投入和財政激勵政策的支持力度,依賴性非常高,主動性不夠;二是在激勵政策方面,對公共機構各級單位,對從事節能管理工作的個人激勵,還存在一定的制度約束;三是在公共機構各級,特別是一些基層的黨政機關體量小,節能效益雖然有,但是對市場的吸引力不好,如何在這種情況下,創新節能技術的推廣形式,形成集中連片的優勢,使公共機構在綠色金融的推廣下發揮作用。
結合今天的供需對接會,對應用新技術新產品上有幾種想法:
一是拓寬新技術、新產品的市場發展渠道,在此歡迎各個協會和工業聯盟積極發揮作用,我們也將主動地走出去,挖掘相應的技術產品,為各領域公共機構服務。
二是構建公共機構綠色技術產品供應鏈,通過政府強制采購、能源管理等方式,主動搭建相關平臺,確保先進適用的技術產品進入各級公共機構的侯選目錄里。
三是整體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借鑒此次京津冀對接會的推動模式,我們也將考慮按照片區開展相關的技術推廣工作,目前長三角三省一市的公共機構,已經在相關的業務協同上有了一定的基礎和協同經驗,借助此次會議經驗,我們也繼續在相關的片區,或者是按照部門和行業系統推進,使技術產品與用戶的需求匹配度更高、更精準。后續我們將以此次對接會為契機,在發改委等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加強與行業協會、聯盟、金融機構、節能服務公司的交流合作,充分發揮公共機構的帶動示范作用,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再次預祝此次對接會勝利召開,謝謝大家!